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误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误区 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中,老师都会准备很多教具,各式各样精致的图片、新颖的模型或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唱起了主角,似乎不使用这些教具就不够气派或不够时尚,似乎只有这样才展现自己的设计水平,才能体现自身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有的老师在教学动物类词汇时,将美丽的动物头饰、精致的动物玩具和满教室的动物图片作教具,课堂俨然一个动物大观园;又如某位老师在教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M6U2LinglingisbetterthanDaming.时,将钢琴、古筝、爵士鼓、二胡、小提琴等乐器搬入课堂,让人置疑老师是在上英语课还是音乐课。这些教具的准备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课堂上老师手忙脚乱,让旁观者都觉得累。虽然学生兴致勃勃,但是其注意力更多的被异彩纷呈的画面和新奇有趣的`教具所吸引,强烈的感官刺激弱化了语言信号的刺激,容易使课堂教学偏离教学目标。实际上,对一个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的老师来说,寥寥几笔的简笔画、几件小道具、丰富的肢体语言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目前许多地方制定和实施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对老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出专门的要求,老师总是想方设法选择一些新奇的课件,而对于课件运用是否合理则很少考虑。首先,在运用多媒体设计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常发现有些老师把整堂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从开头的课文题目到结尾的“Thankyou.”,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多媒体课件控制了起来。造成的后果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既不是老师,更不是学生,而是多媒体课件。这是典型的以媒体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违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辅助性原则,也违反了现代外语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多变的变量,老师在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考虑学生可能的变化;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不必过分强调课件的整体性,而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制作一些“片断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利用这些课件,使媒体真正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综合刺激。但是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却片面的利用这一优势。例如,设计课件时过分运用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甚至网络技术,十分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音响等效果,其结果是喧宾夺主,冲淡主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