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老时——改写《十五从军征》 那年他十岁。 他还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每天跟着晨光起床,跟着夕阳回家,在田野之中穿梭,割麦子,采油菜,在花花草草之中,他的笑容格外灿烂。有天,回家后,母亲破了例,没给他和兄弟姐妹吃高粱面儿,吃的是玉米棒子,虽然玉米棒子不是什么稀罕物,但这种要卖钱养家的东西是不可以吃的。母亲笑着对他说:五娃,你大哥要参军了。他听了,格外艳羡大哥,在他爱看的《三国演义》里,那些穿着铠甲的将军是他最爱的人物。他笑着对大哥说:大哥,参军是不是很好玩? 大哥揉了揉红肿的眼睛,对他说:参军可不是件好玩的事。他嘟了嘟嘴:可是我长大了想参军。大哥摸了摸他的头:五娃乖,长大了你就可以去参军了。他点点头:嗯。那天,大哥走的时候,他的眼里除了对大哥的不舍,还有一种叫做梦想的光芒。 那年他十五,邻国的军队进犯,军队再次来征兵,当父母还在犹豫是选二娃还是他时,他毅然决然的对父母说:爹,娘。我要参军。母亲的眼泪滴在了那并不华丽的衣衫上:五娃,娘舍不得你,你要是走了,不知啥时回来啊!他安慰母亲说:阿娘莫哭,我会回来的。 谁知,这句我会回来的却成了一句难以实现的誓言。 他十九岁时,看着自己的战友倒在自己面前,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死亡,什么叫做一切化为乌有,他像是发了狂一样,忘记了那座普通的小木屋,只看见血腥的沙场,忘记了爱自己的爹娘,眼前只有杀不完的敌人。他为了活下去,只得一次次拿起屠刀,去杀戮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知道,那些被杀的敌人也有一个温暖而又幸福的家。 雪融了又下,草黄了又青,北方的寒冷总数会让他想起那个南方的小山庄,,可是,每一次回忆,带来的只是酸涩的思念,他无法给父母一个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参军,要放弃那个虽贫穷却美好的家。 一晃他就三十几岁了,要是他在农村,说不定他已是几个孩子的父亲了,可是,在沙场上,哪有什么幸福,哪有什么家庭,只有干燥的风吹动枯黄的草,掀起一阵风沙,吹进他的眼里,让他流泪罢了。 老实说,他不是不渴望幸福,这世间,有谁不渴望幸福的啊?他也曾想要离开沙场,他的心底也曾有一个做女红的姑娘,但国难当头,谁人能让他离开沙场,谁人能让他在农村娶妻生子,有一个温馨的家呢?想到这里,他将手中的酒碗摔得粉碎,自己静静的磨枪。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他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只不过一瞬。 他回到了故乡,回故乡之前,他还给村子里的小孩带了个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