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政府促体育强市建设计划

市政府促体育强市建设计划_第1页
1/16
市政府促体育强市建设计划_第2页
2/16
市政府促体育强市建设计划_第3页
3/16
市政府促体育强市建设计划 全民健身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建设幸福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4—2024 年)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进展全市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体育强市建设进程,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化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大力提倡“人人热爱体育,全民健身强体”理念,创新思维,强化措施,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提高全民身体素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推动幸福新建设。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到 2024 年,初步建立符合市情、组织完善、设施齐全、活动丰富、覆盖城乡的基本满足广阔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健身意识和身体素养进一步增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具体任务。 1.城乡居民健身素养普遍增强。广泛开展体质健康教育,群众健身意识、健身知识和健身能力明显提高。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全市常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 35%。逐步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城市居民主要体质指标普遍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 2.青少年体质进一步改善。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丰富多彩,大力推广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 1 小时。组织好各级中小学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羽毛球等项目联赛。积极参加全省大、中、小学生运动会。办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新建一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户外健身营地。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作用,积极开展青少年素养拓展等活动。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 3.健身场地设施显著增加。建立健全市、区(市)、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四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到 2024 年,各区(市)建成相应规模的多功能体育中心,各乡镇(街道)规划并逐步建设小型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现“一镇街一中心”(含健身指导、体育设施、体质测试、团队组织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在全市城乡社区建设 300 个健身苑,行政村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市公办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力争达到 50%,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1.8...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市政府促体育强市建设计划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