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讲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教学目标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2.阿伏加德罗常数3.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4.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难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知识梳理一、阿伏加德罗常数 NA=6.02×1023mol-1,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二、分子大小、质量和数量的估算.设微观量为.分子体积 V0、分子直径 d、分子质量 m;宏观量为.物质体积 V、摩尔体积 V1、物质质量 M、摩尔质量 μ、物质密度 ρ.1. 分子质量.2. 分子体积.(对气体,V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3. 分子直径. 球体模型.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型)立方体模型.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4. 分子的数量.三、分子动理论与温度有关的现象都叫做热现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四、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这里的分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单元,可以是原子、离子,也可以是分子。在热运动中它们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为分子。五.分子的热运动物体里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可以很好地证明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1. 形成条件是:微粒足够小。(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2.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3. 观察到的是固体微粒(不是液体,不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4. 实验中描绘出的是某固体微粒每隔 30 秒的位置的连线,不是该微粒的运动轨迹。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 特点:(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2)引力和斥力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3)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4)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其变化规律如图所示。2. 随分子间距离而变的规律是:(1)rr0时表现为引力;(4)r>10r0以后,可以忽略不计。3. 从本质上来说,分子力是电场力的表现。因为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内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分子间的作用力就是由这些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七、物体的内能1. 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的动能叫分子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2. 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分子势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