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湾大桥和宜万铁路【背景资料】2010 年 12 月 22 日,目前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合龙贯通,同时也是中国北方首座冰冻海域特大型桥梁。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包括三座可以通航的航道桥和两座互通立交,以及路上引桥、黄岛侧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等,全长 41.58 公里,为世界第一跨海长桥。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车道,设计行车时速 80 公里,桥梁宽 35 米,设计基准期 100 年。2010 年 12 月 22 日上午,被业界称为“桥隧博物馆”的宜昌至万州 I 级电气化干线铁路即宜万铁路开通仪式在重庆举行,该铁路投资 225.7 亿,长 377 公里,桥梁、隧道占全线总长74%,每公里造价近 6 千万,历时 7 年才建成,被称为“世界最难修的铁路”,也被认为是中国造价最贵的铁路和修建最慢的铁路。通车后,武汉到重庆约 需 8 个小时,比现在节省约 10小时。【知识链接】关键词:历史上的交通问题(仅限高中课本)一.大纲版1.中国古代史(1)先秦: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身、车篷的装饰;夏朝的交通工具种类很多,有车、船、橇等;商周时,道路沿途设有旅舍。(2)秦汉:为了解决征南越的军粮运输问题,秦朝派史禄修灵渠;秦朝在北方修直道;秦朝还统一车轨。汉武帝时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可达印度半岛南端)。(3)隋唐: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通联系;在北方修驰道,巩固了北部边联。隋唐时在交通要道上开设的私家店肆,备有供客商骑用的“驿驴”。隋唐时海上丝路,从登州(山东烟台)和扬州出发,可到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波斯湾。隋唐时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称为“海上霸王”;能制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洪州(江西南昌)是著名的造船中心。(4)宋元:北宋时,海船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海船设有隔离舱,在局部撞坏时仍可抢修;南宋造船业中心有明州、泉州、广州,能制造载粮几万石的大型远洋海船。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5)明清:明初郑和七次下西洋表明,明朝造船水平十分高超。郑和下西洋时,最远可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2.中国近现代史(1)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交通有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为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奔驰着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事业有所发展;民用航空和水上航运业缓慢发展。(2)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