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高考预测系列试题 1:核辐射引发的思考【背景材料】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发生 9.0 级大地震。大地震摧毁了日本福岛部分核反应堆,导致核辐射,于是人们对核能出现了褒贬不一看法。 材料一:核能在上世纪中期得到广泛运用,它的诸多优点为我们所公认:不会像煤炭和 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气污染,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是化石燃料的数百万倍。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最大 的担忧在于,人为或极端环境因素有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物质外泄,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日本核泄漏事故为人类利用核能 敲响了警钟。事实上,每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伴随着风险和弊端。石油钻探过程中可能出现油井爆炸 和原油泄漏;煤炭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矿难;利用太阳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对待此次事故的正确的态度是以之为鉴,定期做好核电站的维护和检查,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提高安全利用核能的能力、防范其潜在的危害。材料二:对于日本核辐射,国家海洋局启动海域放射性应急监测,每天公布检测结果,同时国家原子能机构也发布一定的应急防护措施,如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实行服碘保护。同时日本政府也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动用直升机进行空中注水对核反应堆降温冷却,经过不懈努力,一直阴霾重重的福 岛第一核电站,终于现出了“光明前景”,福岛核电站危机进入可控状态。【猜题理由】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它具有诸多优点为世界所公认,世界各国都非常推崇核能,它的利用对全球大气质量的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符合世界各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节能减排的理念。然而日本大地震导致日本核电站破坏,出现核辐射,危及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生命健康。由此引起人们对核能和核电站重新认识和思考。因此 2011 年高考中这方面据对有涉及特别是如何认识核能,需引起考生的注意。【原创试题】1.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12 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矛盾作为哲学上的核心章节,每年都站很大的分值,本题以核辐射为背景来考察学生对矛盾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知识点: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主次方面。【答案】(1)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关系,核能及其他能源自身的弊和利是对立统一关系。(2)矛盾具有普遍性,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对于任何事物我们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用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