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心理教育活动方案 1 一、设计意图 嫉妒心理是在自己不如别人优越,有了失落感时才会产生的。嫉妒心是对某些方面超越自己的人的一种嫉恨,是对无意或有意竞争的一种仇恨心。 在幼儿中,嫉妒心理的突出表现为失落感。引起幼儿嫉妒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别的小朋友被老师表扬了,而他没有得到表扬;别人的好朋友多,而他没有好朋友;别人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而他没有;谁穿了美丽的衣服,而他没有穿等等,这些都可以引起幼儿的轻微嫉妒心。 嫉妒心看上去似乎是对自尊心的一种满足与安慰,但实际上,他满足的只是并不真确的欲望。假如一个人不能从与他人的相互比较中努力进取,合理竞争,仅以嫉妒别人的进步与优势来安慰,满足自己的自尊心,那么,这种不正确的心理防卫优势比成为自己成长路上的重大障碍。 特别是 56 岁(大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较 4 岁左右的'孩子有名显得的进展变化,原来不太注重的一些东西也开始注意起来,嫉妒心理有了一些变化。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正确应引导,应及时调整和纠正幼儿嫉妒的心态,让幼儿学会欣赏别人,懂得欣赏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欣赏。让幼儿能正确对待比自己优秀的人,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与成功。让嫉妒心变成进步的动力。同时,让幼儿养成正确的竞争意识,知道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来超越别人的行为,才是最好的、最正确的,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并使他们终身受益。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特设计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教育幼儿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克服因嫉妒而产生的不满情绪,教育幼儿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2、教育幼儿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互相不服气,甚至互相瞧不起是不会进步的。 3、培育幼儿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理解故事和练习绕口令,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一起进步。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克服因嫉妒而产生的不满情绪,虚心向他人学习。 四、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及图片、录音机及音乐磁带。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小朋友假如你看到别人有的地方比你强,你会怎样做呢?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名字叫《数星星》,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鱼和小青蛙是怎样做的?” (二)展开 1、出示挂图并为幼儿讲述故事《数星星》,引导幼儿懂得常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且不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