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2)【考纲要求】1.巩固醇、酚、羧酸的同分异构体书写和特性.2.掌握醇、酚、羧酸的制取和鉴别方法。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1.醇、酚、羧酸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2.醇类在反应中的断键规律(1)断 O—H 键【条件】与活泼金属反应(钠、镁、铝等)。【举例】2CH3CH2CH2OH + 2Na 2CH3CH2CH2O Na + H2↑【规律】醇类中羟基上的氢被活泼金属取代,产生氢气。【拓展】HOCH2CH2OH + 2Na NaOCH2CH2ONa + H2↑(2)断 C—O 键【条件】 【举例】 【规律】 【拓展】 (3)断 C—H 和 O—H 键【条件】 【举例】 【规律】 【拓展】 (4) 断C—H 和 C—O 键【条件】 【举例】 【规律】 【拓展】 (5)断C—O 和 O—H 键【条件】 【举例】 【规律】 【拓展】 (6) 断C—H、O—H、C—C、C—O 键【条件】 【举例】 【规律】 【拓展】 2.二元酸的特殊性质二元酸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因此,它的性质与一元酸又有区别。最常见的二元酸为乙二酸(草酸)。(1)具有酸性 如:HOOC-COOH+2NaOH→NaOOC-COONa+2H2O(2)发生酯化反应 (3)发生缩聚反应 如: (4)发生氧化反应 如:(5)发生脱水反应 如: HOOC-COOH C2O3+H2O(C2O3为乙二酸的酸酐)3.甲酸的性质(1)具有酸性。且酸性比乙酸、碳酸强。如:HCOOH+NaHCO3→HCOONa+CO2↑+H2O一定条件(2)发生酯化反应。(3)具有可燃性。(4)发生脱水反应。(5)具有还原性① 银镜反应 ②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反应③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例题解析】【例 1】白藜芦醇 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搞癌性。能够跟 1 摩尔该化合物起反应的 Br2或 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A、1mol 1molB、3.5 mol 7mol C、3.5mol 6molD、6mol 7mol解题思路: 。易错点: 。【例 2】A 和 B 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 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反应放出氢气。A 不溶于 NaOH溶液,而 B 能溶于 NaOH 溶液。B 能使适量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 不能。B 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写出有 A 和 B 的结构简式和名称。解题思路: 。易错点: 。 【考题再现】1.已知四种丁醇在催化剂存在下跟空气反应的情况如下: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CH3CH2CH2COOH(CH3) 2CHCH2OH(CH3) 2CHCHO(CH3) 2CHCOOH醛醛羧酸羧酸酮不反应(CH3) 3COH 不反应(1)各种戊醇在这样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