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高考语文 作文技法 语言表达之厚重感4

2011高考语文 作文技法 语言表达之厚重感4_第1页
1/3
2011高考语文 作文技法 语言表达之厚重感4_第2页
2/3
2011高考语文 作文技法 语言表达之厚重感4_第3页
3/3
语文:2011 高考作文技法:语言表达之厚重感 4『小试牛刀』1.下面是一篇以“眼泪”为话题的作文,文章把我们平常的“眼泪”写活了,从小小的泪滴中,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感伤史,颇具文化底蕴。请仔细体会并仿照例文分别用“杨柳”,“水”“瓷器”“笔”等为话题作文。眼泪中的中国文化何晓明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见你心中的全部海洋。——题记我说中国的文化一半是浸在海水中的,咸涩的焦灼,凄苦的迷离,构建了华夏的高阁。回望历史,我们无法不直视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无法躲避他们脸上长流的泪。那泪,是一种包含,包含了人生诸多的坎坷,包含了时代留下的痕迹,包含了中华文明蹒跚的脚步。你看,李煜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朱颜改的悲哀;陆游总在哭,哭声中是他北国久失的无奈;杜甫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国强的期待;李白总在哭,哭声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态。泪,飘洒。你听,苏轼在泪中低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在泪水里默念:“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泪,表达了千种风情。我听到阮籍呼号,“天下无智者,使竖子成名”而穷途而哭,那是魏纷乱的愤恨之泪;我听到李清照低吟“梧桐落,又还秋风又还寂寞”而双泪长流,那是南宋败落的无奈之泪。泪,记录了一个时代。中国,也许正因为这些泪流满面的感伤文人才有它更为鲜活的生命力。而这些泪,又几经流传,流在后人的眼中。我们无法忘却这些感伤的文人,他们对人世的种种必然丢失不能对之以坦然,对人世必有的缺憾总耿耿于怀,他们无法安宁于生活的定数,然而却既不能战胜世界又不能战胜自己。这样的现实于是只能由泪来承担。是的,一个又一个,一代接一代,悄然而来,溘然而逝,终于流下了风雨飘摇中的身影,流下了永不干涸的泪,而对无数的后人来说,则是流下了一个长久的永远的标志,一个属于东方的文化情结,一个不息地祈祷着昌盛的记忆。泪,于是化为血液,流动在文化的全身,泪,于是成为烙印,镌刻着中华的文明;泪,于是折射着一种永恒的文化流转。我总是这样想,在这个年代,我们不怕笑容的消亡,而是害怕在泪眼中无法了悟人生,了悟中国的文化。泪,不只是一种实物的液体,而我们应清楚地明白,泪是一种精神的包含,在那里,我们可以看见一切的一切。原来,小小的一滴泪,却滋润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原来,小小的泪滴,我们看见过去与未来。【提示】哭,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眼泪是人类最高贵的客人,当她不期而至的时候,往往是我们的心弦被拨动的时候。每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高考语文 作文技法 语言表达之厚重感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