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后”宣言【主题说明】 我们叛逆如蜜罐一样的生活,于是我们便跑到院子里数天上的星星,面对深邃神秘的夜空,多想在上面写下属于自己的诗行。 涧外山边有烂漫的花草,但我们不想采摘;人生征途有许多的扶手,但我们笑着拒绝。我们只想自己去体验生命中的独特风景! 我们被打上各种标签。我们总被视为“叛逆”“非主流”“脑残”“火星人”。事实是,我们有勇气追寻属于自己的天空,有勇气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勇气对陈规说“不”,这是我们的青春,我们自己做主的青春。 谁说我们能写出童年的天真,少年的可爱,却勾勒不出青春那闪亮的轨迹? 我们“90 后”的青春更精彩! 选文一孺子不可教也蒋方舟 我之前总是被前辈打量着,等到“90 后”长大到足以成为一个词,我立刻用银簪在自己身后划了一条大河波浪宽,忙不迭地跳到河岸,站在双手环胸的那一排老朽里,对彼岸的“90 后”表示出好奇、理解、不满来,还有一点怵然的敬畏。 我之所以不愿在“90 后”的群体里潜伏,是出于势利的考量——“90 后”的名声,到底还是不太好。我的一位好朋友是学生会的小领导,和我同岁,都是 89 年的。他把手下的小马仔明确地按年代界限分成“可用”和“不可用”两拨。每次见了我都捶胸顿足地咆哮道:“‘90 后’和我们差距怎么那么大,那!么!大!‘90 后’怎么那么不成熟啊!不!成!熟!” 他觉得我们下一代是自私的。他们对机会的嗅觉很灵敏,做事之前把自己的利益得失计算得太厉害。“90 后”的父母那一代人妥协惯了,结果也没有过得多好,就教下一代可以放纵自己的自私。我很不希望看到比我小的一代人,在发表意见的时候,总是习惯这样的句式:“人都是自私的……所以……情有可原。”“90 后”不断地争取获取信息的权利。我上小学的时候,大多数父母认为买电脑才能跟上时代,甚至认为玩电脑游戏有助于智力开发。但“90 后”出生后,父母和社会,开始向他们屏蔽信息。所以,“90 后”很分化,也很分裂。在学校和家里是一套语言和生活方式,在网络上,又是另一套语言,生活方式更是热闹得让人瞠目结舌。“90 后”是混血的一代。这在中国的古老社会里还没人见过。 然而,“90 后”自己却不承认不成熟,他们觉得自己是圆熟的。成功的一切路数,尽管还没有亲身实践,但已经烂熟于心。“90 后”的理想大多是成功学宣传的那一套,“成功”的标准如此单一。为了这个前路,他们默认了社会的不公,认为是成功的代价之一。 我曾经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