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毕业季:最精彩与最雷人的毕业致辞七月毕业季来临,大多数学生都会再次听到关于“梦想”“坚持”“理想”之类的陈词滥调。与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致辞相比,中国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中充斥着用《肤浅和无聊》来赢取 90 后认同的急躁。也有一些大学的毕业致辞开始直视中国现实的问题。◆◆黑暗与光明◆◆北京大学中文系 2012 年毕业典礼中,《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进行了名为《在怀疑的时代仍然需要信仰》的演讲。在演讲中,她提到了 20 年来的信仰危机演变历程:“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20 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我唯一害怕的,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她以一句近乎于绝望的祈求作为致辞的结束语,称:“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上,同样提及了有关《光明与黑暗》的话题。他以《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作为演讲标题。“神州号的飞天和蛟龙号的深潜,可以激发我们极大的爱国热情,但官员的贪腐、百姓权利的被侵害、食品安全的危机、就业压力等又让我们义愤填膺,深感失望,恨不能把所有的丑恶都一并掷出窗外。但是恰如许纪霖先生所言,不要说自己无可奈何,没有选择,不要以环境不好、现实黑暗而原谅自己的怯懦,更不要一边在诅咒黑暗,一边却加入黑暗。我们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这根脆弱的蜡烛即使不能照亮别人,不能照亮周围,但至少它可以照亮你的内心,让自己看得见自己。我想我们许多复旦人确实就是这样在实践着。”◆◆勇气与承担◆◆汕头大学邀请李嘉诚为 2012 年毕业典礼致辞。李嘉诚在演讲中称:“我从来都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常常说以前总比今日好,是因为往日和现实有着巨大的差异令人无奈,难以适应?还是我们总能在昔日痛苦和难过的回忆中,找到点儿温馨,转化为今天新的动力?”李嘉诚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