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杂交导学案试验(二)【重难点突破】重难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纯种黄色圆粒×纯种绿色皱粒 ↓ F1: 黄色圆粒 ↓ F2: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9 : 3 : 3 : 1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说) P: YYRR × yyrr ↓ F1: YyRr(黄色圆粒) ↓ Yy×Yy → 1/4YY(黄色) 2/4Yy(黄色) 1/4yy(绿色) Rr×Rr → 1/4RR(圆粒) 2/4Rr(圆粒) 1/4rr(皱粒) F2: 表现型:(3/4 黄色:1/4 绿色)×(3/4 圆粒:1/4 皱粒) 基因型:(1/4YY:2/4Yy:1/4yy)×(1/4RR:2/4:1/4rr) 注:F2中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双显性占9/16,单显性(绿圆、黄皱)各占3/16,双隐性占1/16。纯合子占4/16,杂合子占12/16。亲本类型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结果后代表现型有4种,其比例为1:1:1 : 1 。证明了F1能形成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4.自由组合定律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5. 减数分裂与遗传的关系①遗传规律是指基因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规律。②从细胞水平上看,遗传规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这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其结果使配子中含有每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④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这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其结果形成不同基因组合的配子。用心 爱心 专心1⑤经过减数分裂所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2n 降至n),没有同源染色体,也就不存在等位基因了(同染多倍体生物例外)。⑥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合子,以及由合子发育成的新个体的所有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又恢复到亲本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n 增至2n),有了同源染色体,也就会有等位基因或成对的基因了。⑦子代基因型中的每对基因(包括等位基因)都分别来源双亲。⑧遗传规律尽管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但必须通过子代的个体发育由性状表现出来6.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法的比较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