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地理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1

2012高中地理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1/3
2012高中地理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2/3
2012高中地理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3/3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案(第一课时)(鲁教版必修 1)一、教材分析: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分三课时进行,主要内容有:1.认识地球公转的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自然地理现象。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1. 通过课本阅读了解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2. 通过分析图“黄赤交角”和“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掌握节气的判断以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三、教学重点: 黄赤交角 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分析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四、教学难点: 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分析五、教学方法:图表分析六、学生分析:知识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难于想象的地理空间,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变抽象为具体,并且结合实际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意义。七、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发学案。八、课时安排:1 课时九、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地球的运动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叠加,通过学习上节课的内容,我们了解了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公转的的相关知识,基本思路和自转类似:基础知识、公转的地理意义,分三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第二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第三课时:昼夜长短与四季的更替。一、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flash 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课件提示: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结合着(图 1-3-2)。1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总结⑴地球公转的运动方向⑵地球近日点(1 月初)与远日点(7 月初)⑶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差异【教师讲解】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由近日点到远日点越来越慢,由远日点到近日点越来越快【开普勒第三定律: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归纳:】方向:自西向东;速度:近日点(1 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7 月初)公转速度较慢;周期:一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一回归年: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通常所用的年的计算为一回归年——四年一个闰年】地球自转和公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地理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