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一、课标内容1.识别生物性污染。2.概述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3.认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4.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生物性污染基本要求1.识别生物性污染。2.讨论人们对病原体污染的认识过程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过程。3.说出外来物种、入侵种、生物入侵的概念4.列举生物入侵的过程、危害及控制方法。发展要求认同“预防胜于医治”的公共卫生政策。说明1.“活动:关于隔离措施的讨论”和“活动:探讨容易引起病原体污染的生活方式”不作要求。2.“课外读:重点传染病疫情”的内容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3.“变应原污染”为选学内容。4.“小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的内容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第二节 生物净化基本要求1.概述生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以水体自净为例)。2.简述生物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发展要求说明1.“小资料:城市污水的处理”内容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2.“活动:探讨污水处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作要求。第三节 合理使用生物资源基本要求具体内容不作要求发展要求说明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 9 课时)第 1 节 生物性污染2 课时第 2 节 生物净化2 课时复习与检测5 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 生物性污染”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病原体污染的危害与控制;二是生物入侵的过程和控制;教学难点也有两个:一是科赫原则;二是生物入侵的过程。“病原体污染的危害与控制”这一教学重点可利用 1988 年上海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暴发带来的危害与控制过程和 2003 年广州、北京 SARS 的发生与控制等案例,让学生搜集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再加以理解、掌握;“生物入侵的过程和控制”可利用学生熟悉的当地外来生物入侵过程与控制的实例,让学生先搜集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再加以理解和掌握。“科赫原则”这一难点可让学生搜集我国科学家确认 SARS 病原体的曲折过程的资料加以理解突破;“生物入侵的过程”这一难点可让学生探究凤眼莲、大米草等生物的引入、成灾的发展过程加以理解突破,同时要用实例说明外来物种并非一定是入侵种。(2)“第二节 生物净化”的教学重点是生物净化的基本原理;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水体自净过程中溶氧量的变化;二是活性污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生物净化的基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