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作文资料:中国传说神话故事四 【素材展示 10】 相传,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边游玩,不料掉进大海淹死了。她死后,灵魂化作一只小鸟,叫做“精卫”,花头、白嘴、红足,长得活泼可爱。她被悲恨无情的海涛毁灭了自己,又想到别人也可能会被夺走年轻的生命,因此不断地从西山衔来一条条小树枝、一颗颗小石头,丢进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她无休止地往来飞翔与西山和东海之间。 【适用话题】 “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的神话故事。 【素材点拨】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绝的事业。这个素材可以作为故事新编的形式运用于全文,表现勇敢、执著的精神:也可以作为文章的论据和众多的材料一起用排比的句式赞颂仁人志士的不屈不挠。 【素材展示 11】 《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至此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牌(风神盾);戚,大斧。刑天为炎帝近臣,自炎帝败于阪泉,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但刑天不甘心失败,他一人手执利斧和盾牌,直杀上中央天帝的宫门之前。黄帝亲自披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黄帝把它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没了头颅的刑天却突然再次站起,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一双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 【适用话题】 勇敢,永不妥协、勇于反抗。 【素材点拨】 东晋诗人陶除陶渊读到此,深受感动,做诗感叹:“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刑天,象征着一种精神:永不妥协!这个素材和上面的精卫填海一样都可以作为故事新编的形式用在全文中,化古为今,古为今用;可以用枯骨生肉的办法扩充故事,直接用刑天的故事表现一种猛志常在的精神;也可以作为论据,用刑天来象征永不妥协的、勇于反抗的精神。勇于反抗,永不妥协的例子还有:沉香救母、共工怒触不周山等。 【素材展示 12】 据西 神农氏,上古时传说中的炎帝,农业、医药发明人。早在 5 000 多年前,炎帝神农氏“耕耘植五谷,训禽兽,尝百草,疗民疾”开创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神话中说他是牛头人身。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