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同步测试第 2 课时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二) 一、选择题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 1~3 题。1.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温差较大,岩石破碎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 B.泥石流 C.洪涝 D.塌方3.针对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列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开垦梯田 B.植树造林C.修建水库 D.治理河流读下图,回答 4~6 题。4.关于坡面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解的是( )A.坡度 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20°~40°之间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4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9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5.在 40°~90°之间,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而使坡面流量减小6.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图 2 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7~8 题。7.年降水量________之间,降水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 )A.300 mm~450 mm B.300 mm~530 mmC.450 mm~530 mm D.≥450 mm8.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侵蚀力伴随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变强B.年降水量超过 450 mm 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C.当年降水量超过 300 mm 之后树木才迅速生长D.森林的覆盖率决定降水侵蚀力的大小二、综合题9.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该地区多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的主要自然地理背景。(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该省区受害点数约为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发生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该省区受害点数约为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