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表达技巧、内容、感情:第十三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表达技巧、内容、感情:第十三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4
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表达技巧、内容、感情:第十三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4
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表达技巧、内容、感情:第十三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4
2013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选练:专题表达技巧、内容、感情:第十三课时导学案.具体问题阐释与练习26、什么是铺垫?请举例说明。铺垫指的是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性格的展示,为主要事件的发生、高潮、结局创造条件而着重对某一内容进行描述和渲染的技法。铺垫的特征是,它首先是描述和渲染,其次,这些描述和渲染是在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或所抒情感到来之前进行的,其目的是使后来情节展开有一个较好的基础,或者使文章的表现得以扩展。例如 2009 年四川卷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其中第二题对诗歌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作用就是从为进一步抒情作铺垫的角度作答。【练一练 6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隘下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什么是抑扬?抑扬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抑扬,原指音调有节奏地高低起伏,后指一种文章技法。它指的是在褒或贬某一人物或某一事物时,为使人信服,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届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选练 专题表达技巧、内容、感情:第十三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