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选练:专题表达技巧、内容、感情:第十四课时导学案.具体问题阐释与练习29、什么是比喻 ?比喻有何作用?请举例说明。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深奥的事理具体化,浅显化,形象化的作用。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博喻是连续用几个比喻来说明一种事物的修辞方法。贺铸《青玉案》的有名结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把“烟草”、“风絮”、“黄梅雨”三者来比“闲愁”就是博喻的佳例。苏轼的《百步洪》第一首里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句里七种形象,错综利落。《读孟郊诗》第一首里用四种形象来讲“佳处时一遭”,都是例证。再如 2005 年湖南卷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牡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多的思念,更表选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⑵ 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技了奔进而出的强烈感情。注意:如果高考诗歌鉴赏题要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们无需去分清它是明喻、暗喻,还1是借喻,只要回答比喻即可。【练一练 6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08 年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1)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出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