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选练:专题表达技巧、内容、感情:第十一课时导学案具体问题阐释与练习15、什么是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有人也称写作手法。它与修辞手法都能增强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用以增强整首诗歌或诗歌的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诗歌语句的表达效果的。尽管如此说,但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反复和比喻,它们都是修辞手法,但当它们在诗歌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一般地说,诗歌的表现手法包括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还包括《诗经》中就有的后来又经历代诗人在诗歌创作实践中不断发展创造的其它的一些表现手法,诸如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对照)、复沓(反复)、渲染、抑扬、点面结合等等手法。16、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请举例说明。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用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想象:人们在已有的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1【练一练 5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2004 年湖南卷)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