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学科高一历史课题第 12 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备课人纪成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能力培养: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 情感、价值观:通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并确立的过程,理解列强的侵华把中国一步一步推向灾难的深渊而中国的战败源于社会制度的腐朽。通过中国军民在外来侵略面前的英勇斗争,体会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增强民族责任感。重难点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难点:《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课时1 课时时间2013 年 10 月 20 日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展示吉田松阴画像,引导学生阅读本课引言,从思想上和理论上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蓄谋已久。课前自主学习 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894 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目本借机派兵,蓄意挑起战争。2、过程:(1)1894 年 7 月,日本舰队在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2)8 月,清政府迎战,这年是农历甲午年,故称这次战争为。(3)不久,清军在朝鲜陆战失利,接着又在中遭受损失。中国战败。3.《马关条约》 (1)割、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两白银。(3)开放、、、为商埠。 (4)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产品运销内地免征内地税。 4.影响,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的发展。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的狂潮。(2)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运动兴起。2、过程(1)1900 年 6 月,八国,借口,联合发动侵华战争。(2)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3)1900 年 7 月,八国联军攻占。(4)8 月,占领。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出逃。3.《辛丑条约》(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计两,分 39 年还清,以做抵押。(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不许中国人居住。(3)拆毁的炮台,由各国派兵保护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运动的官吏,禁止中国人民成立的组织。个性空间1(5)总理衙门改为,位居六部之上。4.影响(1)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的受到列强控制。(2)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3)清朝腹地,置于列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