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文科学生复习资料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回顾]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是 岩石圈、 大气 圈、水 圈、 土壤 圈、生物圈、人类 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典型例题]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水文 B、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少C、海平面上升,导致全球变暖 D、不同纬度,同一海拔高度上南北两坡植被相同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一)成土母质与土壤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 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 基础和植物 矿物 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2、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 质地关系密切。粉砂 和 黏粒 较多,含 砂粒 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 粉砂 和黏粒较少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 石块 较多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 质地分层 特征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 化学元素 和养分 。 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铁、镁、锰、钙 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硅、钠、钾 含量高(二)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 和 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 水热状况 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 性质 与 强度 。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 风化 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 和 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三)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 有机质 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 肥力 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四)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 物质 、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 气候 带和 植被 带,导致土壤的 组成成分 和 理化性质 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坡度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发育土壤厚度陡峭较快浅薄平坦较慢深厚坡向温度状况水分状况阳坡接受太阳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