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教案:1.1《原子结构》第 2 课时(人教版选修 3)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 2.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5.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6.识记常见元素(1~36 号);7.知道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导学提纲:1.(自学、思考)什么是能量最低原理?什么是基态原子?什么激发态原子? 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激发 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2.(自学、讨论)节日五颜六色的焰火是否是化学变化?若不是化学变化,与电子存在什么关系?什么叫原子光谱?查阅资料,请你表述玻尔理论的要点。⑵ 定态假设(自学、讨论)原子核外的电子的运动有什么特点?什么叫电子云?电子云中的小黑点代表了什么?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极小 ②运动空间极小 ③极高速运动。我们不可能像描述宏观运动物体那样,确定一 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如何,而只能确定它在 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概率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电子云中每个小黑点表示电子曾经在此出现过。单位体积 内黑点数目较多(黑点密度较大),表示电子在该空间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相对较大;单位体积内黑点数目相对较少(黑点密度较小),表示电子在该空间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相对较小。3.(自学、讨论)什么叫原子轨道?不同的能级各有几个原子轨道?s、p 原子轨道分别是怎样的形状?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 90%的空间圈出来,人们把这种电子 云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ns 能级各有一个轨道,np 能级各有 3 个轨道,nd 能级各有 5 个轨道,nf 能级各有 7 个轨道。s 电子轨道都是球形;p 原子轨道是纺锤形分别以 px、py、pz为符号。4.(自学、讨论)什么是电子排布图?由图 1-14 中的 Li~Ne 的基态原子和电子排布图,可知每个原子轨道最多能容纳几个电子?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又有什么规律?什么是泡利不相容原理?什么是洪特规则?用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用箭头表示一个电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