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教案:2.1《共价键》第 2 课时(人教版选修 3)学习目标: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2.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认识等电子原理的概念。结合实例说明 “等电子原理”的应用――知道等电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导学提纲:1.(自学、思考)什么是键能?键能的大小与键的强度(共价键的牢固程度)有什么关系? (自学、讨论) )键能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有什么联系?怎样利用键能的数据计算反应的热效应?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改变为生成物分子,各原子内部并没有多少变化,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 变.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生成物分子中的新化学键形成了,在破坏旧化学键时,需要能量来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形成新化学 键时,由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放出能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来源于反应过程中断裂旧化学键并形成新化学键时的能量变化。化学键键能的大小可粗略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⑴ 试利用表 2—1 局数据进行计算,l mol H2分别跟 1 mol C12、1 mol Br2 (蒸气)反应,分别形成 2 mo1 HCl 分子和 2 mol HBr 分子,哪一个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多?如何用计算的结果说明氯化氢分子和溴化氢分子哪个更容易发生热分解生成相应的单质?经过计算可知:1 mol H2 与 1 mol Cl2 反应生成 2 mol HCl 放热 184.9 kJ,而 1 mol H2与 1 mol Br2:反应生成 2 mol HBr 放热 102.3kJ。显然生成氯化氢放热多,或者说溴化氢分子更容易发生热分解。⑵ N2、O2、F2 与 H2 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从键能的角度应如何理解这一化学事实?从表 2—1 的数据可知,N-H 键、O-H 键与 H-F 键的键能依次増大;意味着形成这些键时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化学键越来越稳定。所以 N2、O2、F2与 H2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2.(自学、讨论)什么是键长?键长的长短与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有什么关系?从课本P31表 2-2 中的数据分析键长与键能存在什么关系?3.(自学、讨论)什么是键角?共价键之间为什么会存在键角?多原子分子中,两个化学键之间的夹角,键角是描述分子空间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例如,在 CO2 中,∠OCO 为 180°,所以 CO2 为直线形分子;而在 H2O 中,∠HOH 为105°,故 H2O 为角形分子。多原子分子的键角一定,表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