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 2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师版)【细化考纲预测】考纲细化高考命题预测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2.根据材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1.以沙尘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粮食问题等热点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地区分布差异及解决措施。 2.以生态环境破坏区、海上航线的石油泄漏、沿海赤潮、咸潮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3.以会的农业问题、工业布局调整等,考查其生态、经济、社会意义,进一步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个人所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素养4.以我国某些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典型案例考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联系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社会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6.以“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为切入点,考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途径。 【构建知识体系】【自主梳理归纳】——课前填写落实梳理归纳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阶段 人类活动 人地关系 产生根源 采集渔猎时代 和 ,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保持原始的 关系 生产力水平 农业文明时期 和 技术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 、 等资源 明显增强 生产力水平有了 ,但不能正确 认识人地关系。 “工业革命”以来 提出“ ”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全面呈现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发展,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答案】采集 渔猎 平衡 低下且发展缓慢 耕作 灌溉 土地 水 对抗性 很大提高 协调 征服自然 不协调 科学和技术 2.直视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表现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 中 环境问题产生的向环境 的速度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发展人主动适应环境人试图主宰自然环境人被动适应环境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关系历史演变人 定 胜天论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基本原则内涵循环经济节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