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1)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师版)岳麓版必修2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1)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师版)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1/13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1)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师版)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2/13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1)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师版)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3/13
2013 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1)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师版)岳麓版必修 2【课标解读】1.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课标解读:(1)耕作方式演变过程: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种植业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种植结构);②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④ 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不平衡。3.重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 难点: 精耕细作的含义。【自主学习】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经历了从 到 的发展。2.地域差别:农耕经济最早出现在 和 。3.北方以 为主,南方以 为主。4.农副产业: 逐渐发展起来。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水利设施1.生产工具的改进(1)原始社会:主要的生产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主要的耕作方式是 。(2)商周时代: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 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3)春秋时期: 逐渐代替石制、骨制农具,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 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4)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的 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5)重要的灌溉工具: 、筒车等。2.水利设施(1)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芍陂、 、郑国渠。(2)汉代:漕渠、白渠等。(3)地方特色水利工程:西域地区的 是其代表。三、耕作方式的演变1.商周时期:主要的耕作方式是 ,原因是农具原始。2.春秋时期:(1)主要的耕作方式是 。(2)特点:① 自耕农经济以 为单位,与 相结合。② 勉强自给自足,与市场联系少。③ 天灾、战乱、苛政容易使自耕农破产。④ 很难扩大再生产。〖难点释疑〗对小农经济的全面认识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到封建社会后期它阻碍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要学会用发展辨证的眼光看问题1.历史条件(1)前提: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根本: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出现。 2.基本特点(1)自给自足、男耕女织。(2)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3)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4)自耕农是国家赋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年高考历史新授课学习学案(01)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师版)岳麓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