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真题试做1.(2011课标全国理综,28)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的判断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2.(2012大纲全国,28)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尾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a.关闭漏斗开关;b.熄灭酒精灯1;c.熄灭酒精灯2(4)若实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分析近几年所考查的热点:①物质的制备及仪器的连接;②实验方案的设计及简述操作过程;③从安全、环保、可行性评价实验方案。热点例析热点一、常见气体的制备【例1】(2012河南平顶山期末,27)已知NaHCO3低温时溶解度小,侯德榜制碱的方法是: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有晶体析出,经过滤、洗涤、焙烧得纯碱。此过程可以表示为:①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此反应是放热反应)②2NaHCO3=====Na2CO3+CO2↑+H2O现有某化学小组根据上述原理在实验室中模拟制碱过程,下图C装置是溶有氨和NaCl的溶液,且二者均达到了饱和。(1)制CO2时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A方框内应选用以下________装置(填序号)。简述该装置能随关随停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使实验能够进行,在B、D方框内补上所需装置,并指明所用试剂。(3)该小组同学按正确的方法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析出的晶体非常少,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某个装置进行了改进,达到了实验目的。你认为他们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有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46g,假设第二步分解时没有损失,则Na2CO3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时训练1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实验室若用NH4Cl和熟石灰作试剂来制取、收集干燥的NH3,则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若要制取、收集干燥的CO2,请选择装置并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在A的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加NaOH固体,也能制取氨气。请解释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制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