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课《七颗钻石》教案海南侨中 语文组 毛子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 15 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2.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二、教学重难点:课文蕴含的丰富想象力。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1.老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日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自读课文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奇妙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奇妙之处及原因。全班沟通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词卡片当小老师教读全班同学,或组员接读课文,或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定一生读某个自然段)2.小组汇报课文中奇妙的地方及奇妙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学生认为奇妙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奇妙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奇的水。”从第 1 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奇的水,多奇妙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老师板书:孝心感天)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