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综合课考研备考法硕综合课考研备考 1、关于“全面背诵” 这一点绝大多数高分经验帖中都已经提到,自己也坚信不移这是考高分的关键。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最大的莫过于“全面背诵”不等于“我都记住了”,这一点在最后冲刺时感觉最明显。遗忘,特别是对于综合课!也许好多同学要说了,多背几遍,背他20 遍。前期我就是朝着 20 遍的目标去,但却发现:效率太低!(本人理工科出身,自认为骨子里就是理科人,一直把清华作为自己学生时代的终极梦想,也在追梦的过程中遇到几个好兄弟,最好的兄弟已经进入清华环境学院大气所一字班学习)。方法无疑是决定效率的关键! 2、关于背诵方法 刚才提到,本人理工科出身,感觉那种整天拿着考试分析在走廊里“狂背”并不适合我,自己更习惯做笔记,感觉那才是自己能真正掌握的东西,但前期基于一战的惨痛教训以及高分学长的经验帖,自己也开始了“狂背”生活,白天在图书馆的大厅里出声背诵,有时候背到嗓子沙哑。但发现,有时候分析的一道题能背 30 分钟,一上午感觉没背多少东西就过去了,自己越背感觉效率越低,决定还是采纳笔记的方式,于是刑法、民法、宪法后期我一直在背笔记,感觉笔记有几点优点: 1、逻辑清楚,可以随便采纳结构图的方式,而且不存在排版不好的问题。 2、要点突出。 3、便于后期复习。缺点就是笔记有时整理不全,无法真正实现“全面背诵”! 3、关于重点与非重点 划分的标准是根据往年的命题方向,比如对于法制史的简答,以前考过的再考的可能性不大,就列为非重点。对重点内容,理解、记忆、做笔记、按时复习、冲刺重点强化,这些都是必须的,而对于非重点,理解、记忆、冲刺阶段看一看,有个印象,因为毕竟冲刺阶段时间宝贵,必须缩短复习周期,否则就是遗忘!我在最后两周时,三天 24 小时把分析的重点内容过一遍,最后还剩 5 天时,一天一遍。特别是对于综合课,两天不看脑子里的要点就不清楚了。非重点内容,最后只是草草过一遍,其实我何尝不想仔细全面的背啊,但这样时间不允许、复习周期不允许啊,举个例子,假如 7 天我把分析全面过一遍,7 天后第一天记忆的要点就又模糊了,刑法、民法好很多,但宪法、法制史就痛苦了。 有句话叫“面面俱到则面面不到”,马克思不也教导我们要抓重点、抓关键嘛,这说明背诵区别重点、非重点是科学的啊,可是……今年的综合课考试让我无语!宪法简答考的是非重点,法制史简答考的是 05 年已经考过的',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