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雅语文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简雅语文提倡课堂的“简”与语文素养的“雅”,“读思达”教学法强调学习过程是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本文将二者融合思考,阐述“读思达”视域下的简雅语文实践。 [关键词]简雅语文;读思达;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阅读、思考与表达,其中,阅读是基础和前提,思考是关键和核心,表达是提升和巩固。但三者不是并列、并重的关系,老师可以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特点,选择其中一个环节为重点,其他环节相辅相成,从而让教学更加简洁、高效。简雅语文追求教学目标的简明、教学内容的简约、教学过程的简朴,可见,以“读思达”理念观照简雅语文的实践,有助于深化对简雅语文课堂架构的理解。 一、简雅语文之“阅读” 以阅读带动思考和表达的简雅语文课堂,强调课堂上所发生的思考和表达都应基于阅读、通过阅读、为了阅读,即以阅读为主线。这样的简雅语文课堂往往呈现如下流程:初读,整体感知;品读,体会韵味;诵读,内化于心。每个流程都是以读开始,且作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循环深化的阅读之中,带动思考和表达的深化,最终反哺阅读理解。比如,对于统编教科书语文要素中的“关注词语和句子”“感受语言”“积累语句”“体会描写”,以及“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的阅读”两个策略单元,老师就可以采纳这一形式。以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为例,从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来看,教材编排的意图在于体会描写,但并不强调欣赏这两种描写所呈现的美感。因为“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学习要求是在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才提出的。但是,在《四季之美》课后习题中又要求:“反复朗读课文,体会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所谓“韵味”,自然是指向“美”的感受。由于“韵味”具有一定抽象性,需要读者沉醉其中,倾心感受,产生共鸣,方能悟得,因而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我们可以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策略。因为朗读之前,我们必须先深化体会文字作品的语言含义和精神内涵,而声音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又比蕴含在文字之中的含义更加直观、生动,这样,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倾听者,都可以拥有比文字阅读更深刻的感受。因此,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时间顺序理清课文脉络,明白《四季之美》是以时空视角描写的。而后,老师再带着学生品读第 1 自然段中的“鱼肚色”“微微的红”“红紫红紫”,体会颜色由浅入深、由冷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