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高考语文文本解读 崇高人性和悲悯情怀的平静表达

2013高考语文文本解读 崇高人性和悲悯情怀的平静表达_第1页
1/5
2013高考语文文本解读 崇高人性和悲悯情怀的平静表达_第2页
2/5
2013高考语文文本解读 崇高人性和悲悯情怀的平静表达_第3页
3/5
2013 高考语文文本解读:崇高人性和悲悯情怀的平静表达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讲述了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女儿千里迢迢去祭拜上个礼拜被当作“小偷”打死的儿子的故事。故事简简单单,情节平平淡淡,远没有《炮兽》的惊心动魄,《沙之书》的神秘荒诞。中国“先锋小说”家余华却把《礼拜二午睡时刻》看作他最喜欢的十个短篇小说之一,作家自己也认为《礼拜二午睡时刻》是他写得最好的小说。那么,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究竟在哪里呢? 这篇小说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母爱,这是一个极其平常和普通的话题。正如余华所说:“这是一个任何时代都有可能出现的故事,因此也是任何时代的作家都可能写下的故事。”(余华:《温暖的旅程》)然而,并不是每个作家所写的同样的作品都能够同样隽永。话题虽然常见,但作家跳出了前人的窠臼,对母爱进行了“冷处理”。作品在一种看似“平静”的基调中写出了母爱的伟大、人性的崇高,进而跳出了母爱的主题,蕴涵了巨大的悲悯情怀。 一、在时间的平缓推进中设置悬念 悬念是文学创作中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它是读者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心情迫切阅读的艺术效果。《礼拜二午睡时刻》的开头正如一组电影的慢镜头,似乎有意在放缓节奏,作家完全跳出故事之外,以时间的缓慢推进来设置悬念,用悬念式的客观叙述来带动情节的不断发展,从而激起读者的好奇,使读者在好奇中完成对情感的酝酿。 (一)上午十一点 此时母女俩坐在仅有她俩的三等车厢里,尽管“天气还不太热”,可是“一股煤烟气”令人窒息,“小女孩想把窗子关上,可是车窗锈住了,怎么也拽不动”。这里作者除了有意渲染火车上环境的恶劣,还特意指出母女俩“随身带的东西——一个塑料食品袋和一束报纸裹着的鲜花”及穿着褴褛的丧服。这隐约使人有种不祥的感觉,但母亲“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又让人感到有点意外:她们为什么穿着丧服?穿丧服的人又何以如此冷静? (二)十二点 “天气热起来了”,车上的氛围也随之改变。原本安静的母亲也变得暴躁而不近人情。“把鞋穿上”,“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这些语言乍看只是一位母亲在训斥自己年幼不懂事的女儿。然而,小女孩“脱掉鞋子,然后到卫生间去,把那束枯萎的鲜花浸在水里”,再用“湿漉漉的报纸把鲜花包好”……这一系列的动作足以说明小女孩的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高考语文文本解读 崇高人性和悲悯情怀的平静表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