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华罗庚的最后一次演讲 1985 年 6 月,应日本亚洲交流协会邀请,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赴日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此前,华罗庚身体出现过三次严重的心肌梗塞。医生叮嘱,华罗庚如果旧病复发,抢救成功的几率不会超过 1%,但他还是坚持前往日本。6 月 12 日下午 4 时,74 岁的华罗庚坐着轮椅精神矍铄地出现在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 5 号馆 104 室的讲台上。演讲开始后,华罗庚发现日方为他安排的翻译人员无法准确地将他的原意译成日语。在征得在场日本数学界各位权威及听众同意后,华罗庚改用英语演讲。如果使用翻译的话,华罗庚还可以利用翻译的间隙休息,改用英文后就意味着他没有时间休息了。华罗庚那天的演讲出奇成功。他讲到兴奋处,忍不住从椅子上站起来,拿着拐棍当教鞭 ,激情澎湃。演讲原定时间是 45 分钟。45 分钟过去了,他却提出来:“让我再讲几分钟,好不好?”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于是华罗庚又一口气讲了 20 多分钟。演讲完毕,华罗庚在热烈的掌声中走向轮椅。这时有位女士捧来鲜花。可是鲜花还没有送到他面前,华罗庚就缓缓地倒下了,脸色煞白,一动不动。当晚十点九分,在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医疗小组宣布华罗庚逝世。1985 年 4 月 27 日,也就是距离华罗庚去世一个半月前,北京举办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会上一位来自香港的年轻记者向华罗庚提问一“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华罗庚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我最大的希望是工作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求仁得仁,华罗庚用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的最后一次演讲再次为他赢得了学术的尊严。素材运用 对于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人来说,能将生命的最后时光奉献于此,无疑是幸福的;而对于所有敬仰华罗庚的人来说,能领略到华老最后的风范,更是令人鼓舞的。燃烧的火烛只为照亮他人,而甘心奉献自己的一生。话题拓展 奉献、师者、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