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习俗「名言」习俗就是对一切都司这见惯。——奥索尼乌斯习俗先于一切法律,自然胜过一切艺术。——丹尼尔习俗是另一种天性。——盖仑习俗是人生的伟大的向导。——休姆习俗是最好的主人。——西塞罗习俗提供了伦理学所依存的唯一基础。——克鲁奇一个好的习俗比法律更可靠。——欧里庇得斯习俗是聪明人的瘟疫,傻瓜的偶像。——英国世界各地的根学蒂固的习俗,都是人类进步的障碍。——穆勒人性所厌恶的,习俗却偏将它们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洛克习俗的权威是无边的。——绪儒斯习俗使我们顺从一切。——伯克人的行为烽举止无不受习俗的制约。——皮浪长期形成的习俗不是轻易可以破除的;谁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结果往往徒劳无益。——塞?约翰逊「事实」寒食节:介子推:忠诚、付出、同患难而不求同富贵:做人的道德清明节:祭祖,对先人的缅怀、追思,饮水思源,感恩踏青:亲近土地、与自然紧密接触、感受自然美上巳节:水边饮宴,郊外踏青端午节:纪念屈原:忠君爱国,志向高洁,为理想而献身。活动:赛龙舟、粽子、佩香囊……;庆典、才艺展示:联络感情、释放心情。重阳节:登高望远、游子思乡:亲情、故乡之情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腊八粥、长寿面:祈望五谷丰登,祈盼健康长寿: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尊重,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祝愿。春节: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梦粱录》卷六:“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 ,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尴,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租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行古傩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辞岁”,置、送“压岁钱”之习俗。《燕京岁时记》:“凡除夕,蟒袍补褂走竭亲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