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生物易错易混专题 6101.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102.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各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103.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104.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105.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作用下实现的。106.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五个基本环节构成的。107.一个由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一个突触结构。108.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或抑制的生理基础是 Na+的内流或阴离子(Cl-)的内流。109.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110.激素调节有三个特点:一是微量高效;二是通过体液的运输;三是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111.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会合成激素。112.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113.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的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11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115.激素间的作用包括协同与拮抗作用,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间的关系属于协同关系;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间具有拮抗作用。116.下丘脑是内分泌腺调节的枢纽,也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117.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在后天获得的,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118.具有对抗原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包括 T 细胞、B 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以及浆细胞(效应 B 细胞)等。119.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不起作用。120.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的物质不能作为抗原。121.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122.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123.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