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 2 课时)学习目标 1. 了解我国三级阶梯的划分及主要地形。(重点) 2. 掌握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边界及区域差异。(重点)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知识点三、我国的区域差异阶 梯主要地形主要地形区界线第一阶梯高 原青藏高原 第二阶梯高原和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平原和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 。 划分依据: 、 1.三大自然区 名称: 、 、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与青藏高寒区: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见课本 P15 的表格,并回答问题。)【课堂反馈】1.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植被B.气候、地形 C.水文、土壤D.植被、水文2.有关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区全部在东部季风区范围内B.季风区的范围包括东部季风区的全部、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部分C.非季风区只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以东、以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季风区河流的年际变化比非季风区河流的年际变化要小得多3.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变化 B.水分条件的变化 C.降水稀少 D.地势高低的变化4.东部季风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A.受夏季风影响 B.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位于湿润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5.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北干旱区、北方、南方的农业特点依次是( )A.绿洲农业、坝子农业、河谷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B.河谷农业、坝子农业、绿洲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C.河谷农业、河谷农业、坝子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D.坝子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 6-7 题。6、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7、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8、既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