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二) 【学习目标】识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学习重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 教 学 过 程【自学质疑】1、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它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2、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有哪三种情形?它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是什么?方法论要求是什么?4、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什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作探究】探究一: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 (1)“桃花源”真的一点矛盾也不存在吗? (2)为什么“他们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存在的矛盾?思考:矛盾的“普遍性”是不是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探究二:材料一: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 )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 )猜猜他(她)是谁?并说明材料一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哪一种情形? 材料二 邓小平:“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求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材料二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哪一种情形? 材料三 在商品买卖中,卖方和买方经常会呈现出如下特点: 卖方:花言巧语、王婆卖瓜、软磨硬缠、迫不及待,目的是以较高的价格尽快地把商品卖出去。买方:半信半疑、货比三家、挑三拣四、不慌不忙,目的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回称心如意的商品。材料三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哪一种情形?三则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原理?探究三:你能举出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者俗语吗?举出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者俗探究三:你能举出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