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政治备考 经济生活 易错观点提醒(一) 新人教版1.中国无偿捐赠给海地、智利的救灾物资是商品。(×)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也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救灾物资是无偿捐赠的,没有用于交换。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既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用于交换。)2.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3.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4.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是其自身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后,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后,才成为货币,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5.货币的本质是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6.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8.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9.武广高铁一等座车票价为 780 元,二等座车票价为 490 元。这里的货币是现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在车票定价过程中的货币是观念中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在购买车票过程中的货币是现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10.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1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12.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