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 汉代儒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 汉代儒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1/2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 汉代儒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2/2
第二课 汉代儒学(儒学的兴起)★基础过关一.罢黜百家1.背景:(1)中国的“ ”局面得到巩固, 政治体制大致定型;(2)以 为主题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3)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 思想;(4) 初年,起用儒学之士,并向其咨询治国方略;2.过程: 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 ,推行 ,养士求贤等;其“ ”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在汉武帝时代,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3.评价:(1)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 的局面,扼制了 的自由发展;(2)积极: 地位上升,对于民族 的进步有积极意义;也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二.太学的出现1.太学的创立:(1)创立者是 ;性质是培养 人才的官立学校。(2)意义:是儒学教育 和 的标志;带动了 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权贵 的情形。2.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时期,除了建立太学外,令各郡国建立学校。▲问题提升1.儒家思想能获得独尊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2.你认为董仲舒是在吸收哪几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儒学?从中你有何认识?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其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4.从战国到西汉,我国思想领域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是什么?5.“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根据材料,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6.汉武帝时期有几种选官制度?有何作用?7.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加权,采取过哪些措施?▲拓展延伸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从思想内涵来看,融合了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2)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强调王权的合理性;但以神权来限制王权;(3)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变为官方统治哲学。2.儒家学说在汉代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原因(1)春前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中,儒家学说不能适应当时的需要;(2)西汉建立后,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汉武帝采取的尊儒措施使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 汉代儒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