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学案(总第 35 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借鉴作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比较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征,探讨其对苏联社主义建设的重大影响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借鉴意义。(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探讨“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和弊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学习重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难点:新经济政策如何能更有效的活跃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学习要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尤其是粮食危机)。2、内容:省略 3、评价: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2、主要内容:3、历史影响:4、实质:三、苏联成立的时间★:【学后反思】第 15 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练习(总第 36 课时)1.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高考资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高考资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高考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 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4、简述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与主要内容?5、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6、为何新经济政策能有效活跃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原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