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学案(总第 59 课时)【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内容教学,学生了解并掌握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红军反“围剿”斗争 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等重大史实。2、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整理历史事件的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南昌起义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作用。难点: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学习要点】一、南昌起义 1、历史背景: 2、时间、地点和领导人: 3、结果: 4、意义:二、秋收起义 1、时间、地点及结果:探究:两次武装起义有何相同点?说明了什么问题?受到苏俄革命的影响(城市中心论)三、井冈山会师1、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党的工作重心由大城市转入农村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① 创建背景:② 创建时间③ 伟大的历史意义:3、朱毛会师:壮大了红军队伍,井冈山的革命精神成为军队的光荣传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树立了榜样。四、农村革命根据地与苏维埃政权 【学后反思】第 24 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学案(总第 60 课时)1.1928 年 2 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 )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2.1927 年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发动了南昌起义,下列毛泽东的论断与这个“教训”有密切关系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将革命进行到底” 3.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4.1997 年江泽民同志亲笔为某地纪念馆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