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松鼠》优秀教学设计 松鼠,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在电视里、画报上、文章中都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他们对松鼠的了解往往都是你知道一点,我知道一面。所以,还是充满了好奇。一打开课文,一只美丽、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就向我们走来。它那美丽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清楚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不由得使我们对它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喜爱,我们在欣赏它、亲近它、喜爱它的同时,又不能不叹服精心细致的观察、准确精练的说明及生动传神的描写。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爱。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美丽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储备食物过冬、及不兴奋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的乖巧,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爱干净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纳比方、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因此,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一边充分感受松鼠的美丽、乖巧、驯良,一边自觉和《鲸》进行写法比较,寻找异同点,并领悟这种写法。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牵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比较《鲸》的说明方法,明白异同点,并充分感受课文中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