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1页
1/6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2页
2/6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3页
3/6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1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资源开发: 从生活周围寻找如螳螂一样的人,分析因顾眼前利益而带来的祸害。 媒体使用: 生活小故事及相应的图片,配套教材课件。 设计理念: 生活处处皆语文,借用生活中的语言材料深化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进行学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 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 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假如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指名说,集体讨论。 3. 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 组成小组想到沟通讨论。 3. 集体沟通,讨论。 4. 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 出示生字。 2. 指名读。 3. 师生评价。 4. 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 完成习字册描红。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 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假如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同桌互说。 指名说,同学评议。 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