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高考历史 模块一 第 2 步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复习学案专题二 知考情·明考向高频考点考情分析考向预测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稳中有增:该部分是中 国 古 代 史 的 核 心 之一,从近五年的高考考查情况来看,有增加的趋势2.重点呈现:中国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发展状况、商业与经济政策1.从命题角度看,主要着眼于考查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小农经济的特点、手工业的特征及典型成就、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诸多因素2 . 以 近 代 史 观 看 待 “ 重 农 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这些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主干知识要记牢]一、发达的古代农业经济1.模式和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2.农业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铁农具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3.古代的水利灌溉(1)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2)灌溉工程:春秋战国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和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黄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4.土地制度(1)井田制: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2)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主要形式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3)土地国有制: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演变——————————————————————————————————————二、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2.主要行业冶金(铜、铁、钢)、制瓷(青、白、彩)和丝织(苏州、杭州)。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形态;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4.主要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5.发展特征规模巨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