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时事背景】2013 年 6 月 6 日,“2013 年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论坛上,由北京师范大学“民生发展报告课题组”起草的《2013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主题为“新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隐忧”。《2013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对中国总体和区域情况做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省级民生指数排名大致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集中性,但相比以往年份,正在逐渐打破明显的区域界线,部分中西部地区进入中上游梯队;排名表现出较强的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但二者并非一致,中部地区重视民生发展的迹象明显;从近半数地区的民生发展指数排名超过其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排名,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把民生工作摆在首要地位的做法已在 2013 年显效。此外,“2013 年中国民生发展指数”也在报告中同时发布。北京今年以 0.707 的分数继续蝉联第一,上海、天津紧随其后。与前两年的排名相比,排名前 10 的省份中变化较大的是重庆和河北。2013年重庆首次进入前 10 名,而河北则从前 10 名跌出。云南、甘肃和贵州则分别以0.258、0.256 和 0.217 的分数位居后三位。【知识链接】一、关于经济生活1.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2013 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 年年末城市化率达 52.57%。这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结果。2.财政的巨大作用。报告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新环境下的各项民生隐忧,提出了民生发展的道路,并提出了新城市化环境下各项民生隐忧的具体化解之策。落实这些化解隐忧之策需要充分发挥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的作用。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报告显示,排名表现出较强的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但二者并非一致,中部地区重视民生发展的迹象明显;近半数地区的民生发展指数排名超过其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排名,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二、关于政治生活1.我国政府的职能。政府要保障基本民生权利、促进社会公正、加强人文关怀,要以“政府主导,精英推动,上下结合,共建共享”为行动模式,要以经济驱动、社会调节、法律支持、文化滋养等切入和落实,就必须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2.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增加居民收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