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届高三物理一轮授课提纲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7)[课 题] 波的特有现象 声波[教学目标]1.知道波的特有现象---干涉和衍射现象 2.理解多普勒效应,了解声波的特点[知识要点]一.波的叠加原理(独立传播原理) 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而下互相干扰 在几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这几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二.波的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波的衍射。能够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大.三.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的现象。对于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当它们到某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振动加强;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 注意: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的特有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反之能够发生干涉和行射现象的,一定是波。 四.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现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现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1、波源 S 不动,接收者 R 以速度 v1向着(或远离)S 运动,则 R 感觉到频率为 f1=(1v1/v)f 2、接收者 R 不动,波源 S 以速度 v2向着(或远离)R 运动,则 R 感觉到频率为 f2=[v/(vv2)]f 五.声波 1、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 2、能够引起人耳感觉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 Hz-- 20000Hz. 3、能够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的最小时间间隔为 0.1s 4、声波亦能发生反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声波的共振现象称为声波的共鸣.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海啸等过程均产生次声波。25 2、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应用:水中测位、金属探伤、诊断、临床治疗等。[解题指导]【例 1】一根水平的弹性细绳上,一上一下两个形状相同的正弦半波相向传播,某个时刻恰好完全叠合,如图所示,a、b、c 是细绳上三个质点,且 b 是此刻波的中点,则( )A.a、b、c 三质点此刻均在它们各自的平衡位置且振动速度为零B.质点 a 此刻合运动的速度方向应是向下C.b 质点此刻有最大的振动加速度D.C 质点此刻合运动的速度方向应是向上偏右【例 2】(’02 福州)如图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相干水波在 t=0 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图示时刻的波峰位置,虚线表示同一时刻的波谷位置,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 2cm,且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