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2.3 循环语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特征,掌握循环语句的具体应用; (2)利用循环语句表达结局具体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2.过程与方法:借助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借助 Scilab 语言中的循环语句来设计程序,进一步体会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用基本算法语句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的作用及应用,增进对算法的了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积极的学习态度。二、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 for 语句与 while 语句的结构与含义,并会应用2.难点:应用两种循环语句将具体问题程序化,搞清 for 循环和 while 循环的区别和联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四、教学过程:教 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复 习引入请同学们思考以下的问题:1.期末考试后,我们要求求出全班 60 名同学的数学成绩的总分,你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2.某单位在 1000 名职工中寻找年龄最小的人参加某项活动,你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筛选?问题 1:逐个相加计算得到总分;问题 2:逐个鉴别分析,得到最小值;学生思考回答由实际问题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 念形成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有怎样的共同特点?应选用何种结构来实现共同特点:有规律的重复计算,或者在程序中需要对某些语句进行重复的执行,即对不同的运算对象进行若干次的相同的运算或处理选用结构方式:循环结构Scilab 程序语言中提供两种循环语句:for 循环和 while 循环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教师予以提示,协助梳理、点拨指导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概 念深化I 、for 循环语句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一个例子:例 1.求 1+2+3+…+1000=? (教材 P27)分析:算法思想:可以采用重复计算,而且数字1、2、3、…、1000 是有规律的一列数,逐渐循环递增,每次增幅为 1解答:用 for 循环语句来实现计算 步骤:这个程序一共四步:学生探讨思考,算法思想渗透,教师归 纳 整理,给出语句结构使学生在具体实例中掌握算法思想、细化S=0for i=1:1:1000S=S+i;end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变量 S 表示和,并赋给初值0。第二步开始进入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