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9 附录八 四大要素的分析与确认

9 附录八 四大要素的分析与确认_第1页
1/3
9 附录八 四大要素的分析与确认_第2页
2/3
9 附录八 四大要素的分析与确认_第3页
3/3
历史学科阅读能力是建立在语文阅读能力基础上的发现“四大要素”并与已有知识融合的能力历史是人的活动。因此,任何历史都少不了四大要素:时间、空间、人物、特点。所以,新材料题也必然要具备这四大要素。但既然是一种学习过后的考试,它在这四大要素的显示上就不同于教材,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需要你根据已经有的知识来读懂试题,然后才能正式进入审题与解题过程。例一:1918 年,德国史学家斯宾格勒发表了《西方的没落》,认为:以一个地方及其历史来确认和观察所有的人类史,是史学的托勒密体系,“只要稍加怀疑,它就会烟消云散。”这个观点鲜明地对立于西方传统的A 多元文化说 B 地球中央说C 欧洲主导说 D 世界末日说例二:右图为“中国科普博览”网站“科技之光>中国古代科技馆>天文”首页的网页链接部分,其中设置了十一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链接,在以下选项中最合适的是A. 浑天仪B. 翻 车C. 赵州桥D. 数 学例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材料二 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饭类食品;羹,有浓汁的食品) ---- 摘 自 《 礼记》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通宴) ----摘自《周礼》材料三 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梜,筷子) ---- 摘 自 《 礼记》材料四 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据王仁湘 《饮食与中国文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译或摘抄原文)(13分)参考答案和评分规则:本题要求考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第一层次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子;食具有叉子;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8 分)第二层次信息:饮食之礼起到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5 分)评分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第一层次,要求考生从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答对 5 个要点给 8 分,答对 4个要点给 6 分,答对 3 个要点给 5 分,答对 2 个要点给 3 分,答对 1 个要点给 2 分。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本层次总分不超过 8...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9 附录八 四大要素的分析与确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