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人教 A 版数学必修(Ⅲ)教案§1.1.1 算法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初步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能说明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步骤。(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了解“消去法”的思想。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发展从具体问题中提炼算法步骤提炼或思想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有条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算法的含义与概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是重点例子)。难点:算法概念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描述: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时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二、概念构建:算法的概念:算法(algorithm)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是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算法的五个重要特征:(1)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后结束;(2)确切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定义;1(3)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运行,而且人们用笔和纸做有限次即可完成;(4)输入:一个算法有 0 个或多个输入,以刻划运算对象的初始条件。所谓 0 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5)输出:一个算法有 1 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三、知识运用: 典例剖析:1、基本概念题 例 1 写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算法 解:第一步,②-①×2 得 5y=3;③ 第二步,解③得 y=3/5; 第三步,将 y=3/5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