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堂 教 学 教 案 教 材 第 1 课 ( 章 ) 、 第 3 节 ( 单 元 ) 第 5-6 课 时 , 时 间 2007-9-10 课 题§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方法自主练习→小组讨论→讲练结合教学目标(认识技能情感)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理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2.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教学重难 点重点:速度、平均速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联系.难点: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理解教 具胶片、投影仪、讲义板书设计§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教 学环 节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与内容(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实践、探索、训练等内容)教师导向激励示范等内容(精讲、启发、联系渗透等) 新课导入 提问:已学概念: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 问:用什么方法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用坐标系.在坐标系中,与某一时刻 t1对应的点 x1表示 t1时刻物体的位置,与另一时刻 t2对应的点 x2表示t2时刻物体的位置,则,就表示从 t1到 t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问题: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哪些概念(物理量)? [新课教学]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用心 爱心 专心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 (说明:这部分内容上节课已涉及,简单带过) 【讨论与交流】 以百米赛跑为例,你参加赛跑的跑道是笔直的,你能说明“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 让学生观察,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思考与讨论】1.图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2.如果汽车沿 x 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位移△x 是正值还是负值? 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分组讨论,回答 、总结 说明:我们的这种数学表述是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相一致的,比如,汽车沿笔直的公路向东行驶,我们可以规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