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风险资本退出与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探讨

风险资本退出与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探讨_第1页
1/15
风险资本退出与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探讨_第2页
2/15
风险资本退出与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探讨_第3页
3/15
小议私募/风险资本退出与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探讨摘要:私募/风险资本在中国如火如荼地进展,一些通过 IPO实现了成功退出,然而另外一些在其退出渠道上却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不法律规范等问题。文章分析了私募/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介绍了当前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设计思路,包括混合型做市商制度、细化准入门槛、创新监管体制等,最终建设成一个结构合理、进展顺畅、运作灵活、交易高效、监管到住的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关键词:私募/风险资本退出渠遣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一、目前我国私募,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分析近年来,私募股权投融资在国内异军突起,出现了“全民 PE热”的现象。据清科讨论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我国境内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机构达到 600 多家,而且随时都有新的 PE 面世,从上海到陕西,从金融、航天到农业、文化,覆盖了投资界的每一个角落。从 2024 年至今,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私募或风险资本已经投资的项目都陆续到了退出的时期,然而他们在退出过程中却不是当初想象的那样顺利,一些投资胎死腹中,很大原因是中国没有一个法规健全、服务完善的退出市场。因此,对私募或风险资本退出方式特别是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讨论,对我们当前资本市场的健康进展具有重要意义。CVCRI(中国风险投资讨论院)的数据显示,2024 年度中国私募,风险投资市场发生的 173 笔退出交易里,上市方式退出的宥 49笔 , 占 项 目 数 量 的 28.32 % , 股 权 转 让 的 有 114 笔 , 占65.90%,清算的有 10 笔,占 5.78%(见表 1)。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私募资本退出的三大渠道中,IPO 在退出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即便在 PE 高度发达的美国,也只有20%左右的企业通过 IPO 退出,而股权转让比例为 60%。在中国,由于企业 IPO 条件相对严格、上市门槛高、运作周期长并且前期费用较大,大多数风险资本进人的项目不可能通过上市实现退出,这就决定了股权转让才是中国私募和风险资本主要的退出渠道。从 2024 年股权转让情况来看,来自 CVCRI 的调查结果标明,在114 项以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项目中,原股东回购项目比例以62.28%居首位,转让给其他投资机构以 19.30%列居第二位。以上数据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投资者担心金融危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风险资本退出与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探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