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建议 一、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截止目前,我县库存高校毕业生 13128 名(博士 3 名、硕士 121 名、本科 4986 名、专科 8018 名)。根据近年来就业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1、就业思想老化误导。多少年来人们心中形成了只有进公家门才算就业的老思想,也就是进了政府的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才视为就业。一般私企都不愿去,总觉得政府最可靠,哪怕是政府临聘的 1500 元的公益性岗位也觉得比私企强,想尽千方百计进公家门的思想大大抑制了青年学生外出务工和自我打拼的念头。 2、高校扩招负面效应。当初国家迫于农民进城压力,为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扩大高校招生,私立大学如雨后春笋,本科以下院校进出口管理松散,好多学生虽然是大学毕业,可以说只获得了一张文凭,既进不了机关事业单位,也进不了工厂,只能入人才库。 3、用人渠道不畅。一些驻靖企业,新能源电力公司,不要说行政管理和技术层面,就是实践操作工也没招聘 1名。近几年只有延长集团能源化工厂招用了高校毕业生 70名,工商行、建行、农行、中行、信合、长安银行通过就业见习留用柜员 52 名,县天然气公司通过就业见习留用 8名,私企和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企业未曾统计。 4、创业条件较差。我县尽管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等项目扶持了一些私企,但真正长远进展成型的也没有几家。一个刚从校门出来的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花了家里好几万元,出来再进展实体,有的家长没钱,就是有钱也对他们自主创业没有信心。再加上近几年经济进展不景气,对一个既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生意经验的人来说,自身和家长心里都没底,所以也没有人同意冒这个险。 二、促进就业的几点建议 1、解放就业思想,转变就业观念。现在人们的就业思想和观念仍停留在财政买单上,创业意识淡薄。我认为世界上最难做的工作就是思想转变工作,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政府要引导人们转变思想观念。看到人才库里的库存量大,迫于社会压力政府根据需求开发一些公益岗位,这种方法只能临时缓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压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等、靠、要的就业思想。其次,政府要教育引导家长让自己的孩子长大,不要阻止孩子们不服气的想法和做法,放开让他们闯一闯,花点时间和金钱锻炼一下孩子,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历练历练,从现实中接受教育,在居安思危中产生压力,在压力下萌生自谋职业的'想法,彻底改变我们北方人依靠父母的观念,多向江浙人...